地址:淄博市张店区南西五路10号 张店区文化艺术中心三 四 五楼
QQ号:
电话:0533-6205515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公告 > 最新公告

【“俺是山东娃”乡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山东历史名人故事(5)—武圣姜尚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11-16 文字: 【大】 【中】 【小】

微信图片_20221209141939.png

image.png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文化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回望历史,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伴随着厚重的山东文化一路走来的历史名人们的风采吧。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钓鱼吗?如果没有鱼饵还能钓上鱼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钓鱼不用鱼饵的人,他是谁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姜尚,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人们习惯上称他“姜子牙”,商朝末年人,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和宠姬妲已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却不管人民的死活,还动用残酷的刑罚来镇压反抗的民众。纣王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而这时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周文王姬昌在领地内施仁政,爱人民,善待有才能的人,所以,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当时,有位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的有识之士名叫姜尚,大家都称他为姜太公,隐居在陕西渭水边,那里正好是周文王的领地。他听说文王是一个有德的明主,就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
太公常在番溪旁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Copyright  ©  2022-   张店区少儿图书馆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