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淄博市张店区南西五路10号 张店区文化艺术中心三 四 五楼
QQ号:
电话:0533-6205515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公告 > 最新公告

【“俺是山东娃”乡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山东历史名人故事(3)—宗圣曾子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2-11-13 文字: 【大】 【中】 【小】

微信图片_20221209141939.png

image.png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文化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回望历史,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伴随着厚重的山东文化一路走来的历史名人们的风采吧。

曾子,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师承孔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并得孔子的真传,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家文化传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被后世尊为“宗圣”。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子将孔子的孝论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和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道学说,他努力践行孝道,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孝子。他每天晚上都为父母铺好被褥,早晨定时探望,嘘寒问暖,在饭食上更是没有半点马虎。曾子认识到随着年岁的增长,父母来日无多,与其等到父母百年之后才准备丰盛的祭品祭拜,还不如在双亲健在的时候诚心奉养,及时行孝。因此,曾子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却能尽己所能,细心周到地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曾子奉养父亲曾点的时候,每餐一定都准备酒肉;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父亲若问“还有剩余吗?”曾参一定回答“有”,以让父亲满意。曾子尽孝,不仅赡养父母的身体,更在养志,即让父母精神愉快。曾子认为,孝子必须尽心尽力使父母心里快乐。他认为,对父母来说,食山珍、衣绫罗不一定会感到快乐,只要子女能够常伴左右、虔敬有礼,哪怕每天粗茶淡饭也会甘之如饴。曾子一生以孝为先,孔子也曾为曾子的孝行而感叹道:“曾参子孝,精感万里。”

“孝悌忠信传家远,修齐治平德业兴”。曾子崇尚的忠信、修身齐家、孝悌等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书写了精彩篇章。

《杀猪示信》


曾子十分注重教育子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杀猪示信”的故事。据记载,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对孩子说:“你回去吧,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曾妻从集市上回来的时候,看到曾子逮住猪崽正要杀。妻子上前制止说:“我只不过是哄孩子的一句玩笑话,难道你还当真要杀猪啊?”曾子很严肃地对妻子说:“孩子现在还小,处处都学大人的样子。你说杀猪给他吃,如果做不到,就是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学欺骗。”曾子最终说服妻子,实现了诺言,也让儿子学到了诚信的美德。

在曾子言行熏陶和谆谆教诲下,他的儿子曾元、曾申、曾华,孙子曾西等人,不仅通过勤学修身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儒学大家,还很好地传承了孝悌家风。

淳厚家风,人才辈出。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之中,曾氏族人受益于良好的家风,出类拔萃者不胜枚举。北宋著名散文家曾巩、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都是曾氏后裔的佼佼者。近年来,嘉祥曾氏还涌现出了首届山东省十大孝星曾昭廷等孝亲模范。


Copyright  ©  2022-   张店区少儿图书馆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